首页»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

dae362c1293746e3af8295198526f755.jpg

孙传尧院士、沈政昌院士参加行业会议

  

北矿机电以新型高效矿山装备的研发为核心主业,以矿产资源为对象,以提高资源回收率和高效开发利用为目标,系统进行矿产资源加工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持续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矿冶重大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及配套控制系统,并进行产业化,满足大型金属矿山对矿冶成套技术及大型成套装备的基本需求。

一、与供应商诚信合作互利共赢

公司与供应商之间一直秉承诚实守信、互惠互利的原则,合作共赢,谋求共同发展。公司注重维护供应商的利益,尊重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保护其商业机密。公司注重供应链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采购流程与机制,尽可能保证每一位供应商都能公平获得知情权、选择权和参与权,为供应商创造了良好的竞争环境,有效杜绝暗箱操作等不良现象。

二、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客户的最大满意为公司追求的目标

为客户提供品质可靠的产品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之一。公司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在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切入点,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使质量管理成为落实企业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

(一)为国内外大中型矿山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装备与服务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围绕国家重点资源聚集区域,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持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为依托单位、主体研发单位开拓国内市场作出突出贡献。持续推出一系列重大新技术新产品:磁絮凝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完成工业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为环保设备市场开发奠定基础,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世界浮选机先进水平的680立方米浮选机完成了工业应用试验;摇床智能巡检机器人产品和技术取得新突破;开发的无预离体小极板自动剥锌机填补了技术空白;搭建完成废旧动力电池破碎试验线等等。

(二)建立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孵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市场推广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协作,进一步完善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孵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市场推广。依托单位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9年与铜陵市人民政府共建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铜陵)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的成果转移转化途径。依托单位矿冶集团是我国以矿冶科学与工程技术为主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与设计机构,在行业内享有盛誉,采、选、冶专业齐全,产、学、研体系较为健全,拥有自主研发设计、小试中试、产品制造与技术产品推广与售后等全流程服务团队,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针对成果转化落地,将制订切合实际的营销推广策略,配合国家矿山建设指导政策,密切关注矿企建设情况,凭借自身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为企业设备选型提供意见和指导,优化设计方案,以多年来在矿冶行业里的影响力,积极引导企业向集约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生产迈进。

(三)服务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力度。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智能矿冶装备技术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代表着世界浮选机先进水平的680m3超大型智能浮选机完成了工业应用试验,可满足大规模低品矿产资源高效绿色智能开发的市场需求;摇床智能巡检机器人产品和技术取得新突破,融合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可完全替代人工操作;开发出锌冶炼锌板全自动传输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无人值守。2019年底,公司获批正式加入北京智能制造联盟。

 三、注重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在十九大“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公司充分重视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节能环保培训和宣传,加强节能环保建设工作,把节能环保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推行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环保水平共同进步。

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公司建立日常环保监察监督工作小组,严抓各工厂生产现场跑、冒、滴、漏现象,确保环保工作有序进行。根据环保部门相关政策,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的工作,公司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四、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公司始终秉承诚信纳税的宗旨,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及时足额缴纳税款,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和地方财政,促进公司所在地区发展,不仅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还努力回报社会,彰显社会责任。

公司热心支持并参与公益事业,鼓励全体员工主动回馈社会,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捐资扶贫、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公司与不同社会团体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公司在生产基地深入挖掘自身优势,扶持当地人口就业,努力实现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理想。同时,加大对内部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慰问并减轻困难职工的经济负担。